没想到都过去这么久了牛管家,《哪吒2》居然出现了新的“彩蛋”。
电影最大获利方光线传媒的董事长王长田,竟然公开表示自己分钱太少了,需要增加片方分配比例。
一边是52亿真金白银入账,一边是哭穷喊冤。
王长田究竟真的是像他说的那样,是为了中国电影业而勇敢发声,还是得了便宜还卖乖?
最大赢家来喊“冤”
按照国内现行的票房分账规则,每100块钱的票房里边,13块左右的税金和基金是不参与分红的。
然后院线和影院拿最大头,加起来差不多能有55块钱。
再除去10块的发行费,到光线传媒手中的也就剩下不超过35块钱,王总说是33。
各大数据平台统计的略有差异,但是不会差太多。
这么看下来,中国片方确实是“吃亏”了。
但是,为什么王长田要在狂赚了52亿以后才说出来?
这套分账体系并非今天才存在的,而是行业内运行多年的规则。
他作为光线传媒的掌舵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分账模式,甚至是在《哪吒2》上映之前,他就已经签好了合同。
如今票房爆了才出来喊冤,难免让人觉得有点“赢了还嫌赚得少”的味道。
而且,他真的分得少吗?
《哪吒2》不是一部简单的电影,赚钱的不只有票房收入。
它如今已经是一个成熟的IP,有着完整的周边产业体系。
商场里的手办、卡牌、出版物等多种衍生品的收入,早就已经超过百亿。
可是王长田只是一个劲强调自己的票房分配太少,对于这部分远远超过票房的收入则轻描淡写。
另外光线传媒也是电影的发行方,也就是说,数据上只有35%的票房分成,而实际上光线的分成要更多才对,除非这已经是除去宣发成本后的比例。
根据光线的财报显示,公司2025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77%,市值破千亿大关,甚至连股价都一度涨停。
王长田个人财产也水涨船高,8个交易日便暴增超过260亿。
如此庞大的利益之下牛管家,还在“哭穷”,未免有些太不地道了吧。
“将死之人”反而发不出声
蛋糕就这么大,想要分多一点,那就只能抢别人手里的。
其实王老板也就是这个意思,自己(制片方)分得少了,不利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所以要让院线让利。
果然是在山上待久了,不懂山下凡人们的苦。
但凡他看一看影院现在的经营状况,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超过五成的分成看似不少,但是影院里有场地费、人工费、设备采购费、维修费等等烧钱的项目。
大城市人多,赚钱多,看电影的人自然就也多。
所以如果只看城市数据的话,电影院的确是在赚钱的。
但是小城市和乡镇的影院才是大多数啊,很多小地方的影院,仅仅是维持着“不赔本”的状态在经营。
经常去看电影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自己家乡的影院的售票厅里,多了很多跟电影无关的东西,比如说按摩椅、游戏机之类的。
甚至还有更绝的,有些老电影院会把从前换胶片的库房,改造成洗脚城。
这都是影院的无奈之举,为了能够让观众在等候的时候,心血来潮多花一点钱,也好给影院回一点血。
毕竟只靠电影收入的话,影院大概率是开不下去的。
要是连大一些的售票厅都没有的影院,就只能另辟蹊径,比如分时段开放电影院。
别的影院早上九点开门,效益不好的就等到10点再开门,开了门也只有一两个放映厅在工作,其他的依旧关着。
或者上午就不营业了,到了下午人多一些的时候再放映。
甚至还有只在节假日才营业的影院,反正开了门也没人来,白白浪费人力资源,不开门还能省点员工工资。
最近上海电影节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影院的工作人员拉起一条横幅,横幅上写着“我们还在”。
他们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发声,却也没有多数人能够听见,也没有谁愿意管他们的死活。
即便是维持现在的分账比例,恐怕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也是要有不少影院关门的吧。
所以如果王老板还想着去抢这些人的蛋糕的话,多少是有点不人道了。
公众不会买账的
得了最多的利益,却要跳出来喊分得太少,网友虽然不懂得行业内幕,但第一反应仍然是出言嘲讽:资本家果然都贪得无厌。
这种情绪并非毫无道理。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52亿已经是天文数字,更何况光线传媒凭借一部《哪吒2》就让市值暴涨百亿,公司又不只有这一部电影。
而且王总在电影大卖以后,更是豪掷千金买大楼,根本不像是缺钱的样子。
如今摆出一副“快要活不下去”的姿态,只会让人觉得虚伪。
虽然光线是制片方,出资最多,也承受着最大的风险。
但如果不是看好《哪吒2》的潜力,又怎么会甘愿拿钱呢?说白了不也是一场豪赌吗?
押中了,一夜暴富;押不中,也只是元气大伤,动不了根基。
只是现在押中了,但奖池之大超过了王老板的想象,所以看着那些流进别人口袋的钱,心里难受。
那不是别人赚的钱,那是他自己“亏”的钱。
观众的情感是朴素的,大家普遍认为这场游戏里,最大获利者应该是饺子导演才对。
的确,如果没有光线,饺子导演想要找到其他投资方,想要整合全国138家动画公司有一定难度。
但是如果没有饺子和他的团队,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哪吒2》的问世。
光线很重要,但是饺子才是必选项。
饺子导演都没有出来说什么,反倒是王老板嫌赚钱少了,总感觉是“吃得最多还骂碗太小”,也难怪大家会把他当成一个“彩蛋”看了。
结语
当头部公司还在为分账比例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那些连生存都成问题的小城市影院,那些连排片都拿不到的中小投资电影,又该向谁喊冤?
赚走最多利润的赢家,却还在抱怨分得不够;疯狂炒作股价的资本,却对行业长期生态漠不关心。
普通人看在眼里,只会觉得:这吃相,实在难看。
部分参考资料:王长田一句话 光线传媒股价涨停——新浪财经光线传媒王长田:呼吁重新调整利益分配关系,让制片方得到更多利益——36氪王长田想重切电影蛋糕,动了谁的利益?丨消费参考——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系毕业的他 年后身家暴增260亿——羊城晚报
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