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主办G7峰会严防“熊出没” 裂痕下的无声共识!加拿大落基山深处,一场G7峰会尚未开始便已笼罩在不祥的气氛中。最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可能连一份联合公报都放弃了。这不是简单的外交文字游戏,而是承认核心分歧已无可弥合的无奈。特朗普归来的影响以及2018年那幅定格尴尬的“世界名画”重压之下掌互通,东道主加拿大宁愿沉默,也不愿再现公开分裂,预示着一场缺乏共识的聚会。
第51届七国集团(G7)峰会尚未在加拿大卡纳纳斯基斯正式拉开帷幕,空气中弥漫着尴尬与无奈。曾经被视为“发达国家”意志象征的联合公报这次很可能要缺席了。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与会各国领导人已心照不宣,不打算再费力去强求一份共同声明。背后的原因在于美国与其他G7成员国在诸如俄乌冲突、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关键议题上分歧深不见底,难以弥合。与其在措辞上反复拉扯最终谈崩,不如干脆放弃。
取而代之的设想是各国领导人围绕不同议题各自发表一份“单独的联合声明”。这听起来有些文字游戏的意味——既要“联合”,又得“单独”,实际上透露出“各说各话,自扫门前雪”的疏离感。峰会还没正式开始,实质性的裂痕已然暴露无遗。那份理论中的“联合公报”,本应是团结的象征,如今却成为避之不及的负担,其消失本身,就是分裂最真实的注脚。
掌互通
为何G7宁愿放弃这份传统的成果文件?很大程度上源于一段近在咫尺的尴尬回忆。此次峰会的东道主加拿大总理显然不想重蹈覆辙。媒体指出,不发联合公报是为了竭力避免那幅令人颜面扫地的“世界名画”再度上演。这幅“名画”捕捉的是2018年同样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G7峰会上的经典一刻。彼时,唐纳德·特朗普以其特立独行的风格搅动着国际舞台。
那年,经过艰难的幕后谈判,峰会联合公报眼看即将顺利出炉。然而,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就美国钢铝关税问题对美方提出了批评。这番表态彻底触怒了尚未离开的特朗普。他在空军一号上通过社交媒体宣布,美国撤回对联合公报的支持,这份七国共识瞬间沦为一张废纸,尴尬至极。紧接着,德国总理默克尔团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照片,画面中多国领导人或站或立,神色凝重,身体前倾,仿佛在与镜头外的某人进行激烈对话。而这张照片的焦点是独自坐着、双臂交叉胸前的特朗普,他背靠椅子,神情似乎带着一丝不屑或坚持。这张构图极具戏剧性的照片很快被全球媒体冠以“世界名画”之称。
它不仅仅记录了一个瞬间,更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精准描绘了本届峰会的紧张气氛,以及特朗普在传统盟友中扮演的那个格格不入的“搅局者”形象。法国总统马克龙当时颇有深意地说了一句“没有永远的领导人”,暗讽意味不言自明,那张“名画”无疑是这句话最生动的配图。从那一刻起,G7的其他成员国对美国的“老大”地位和领导力掌互通,显然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深信不疑。
如今,当特朗普这位曾经的“名画主角”即将重返G7的谈判桌,叠加美国与其传统盟友间本就存在的、历经数年侵蚀的裂痕,2018年的那场公开分裂极有可能在新的峰会上找到强烈的回音。彭博社提及的人工智能、能源安全、全球冲突等议题,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滤镜下,几乎都潜藏着引爆新一轮分歧的引信。如果这次出席的是拜登,虽然分歧依然存在,但峰会的剑拔弩张程度或许会大为缓解。甚至,即便将美国暂时排除,其余六国在不少议题上达成共识并非难事。问题的症结在于,特朗普似乎乐于享受那种凭借一己之力“单挑”众人的戏剧性场面,他的存在本身,就为共识的达成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面对这样棘手的局面,加拿大总理决定取消发表联合公报,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要考虑是为了避免2018年那种公开撕裂导致全体成员国颜面尽失的尴尬。但在避免历史重演的表层之下,还有更深层的考量,这与特朗普近期向加拿大发出的、性质更为严重的“挑战书”有关。就在峰会前不久,加拿大总理曾前往美国访问,并在白宫与特朗普进行了会面。据美媒描述,那次会面的氛围透露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特朗普开门见山地提议,加拿大可以考虑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诱惑性地描绘了加入美国的好处。这番赤裸裸的“吞并”之言,无疑是对加拿大国家主权的公开挑战和蔑视。
尽管加拿大总理对特朗普的“直白”感到猝不及防,但他当时的反应也同样直接且不留余地:“加拿大永远是非卖品!”这句话掷地有声,表明了在核心原则问题上的坚决立场。加拿大在国家安全和经济上对美国有着显著的依赖性,处理对美关系时往往需要谨慎甚至低姿态。但一旦触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根本红线,便再无任何妥协或让步的可能。因此,加拿大总理决定在本次G7峰会上不寻求发表联合公报,其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尤为清晰:不给特朗普利用峰会公报这个平台或流程,借机在领土等敏感问题上向加拿大施压或制造话题的机会。既然特朗普与其他G7领导人在众多议题上本就南辕北辙,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声明,发不发也就无所谓了。
说到底,G7的困境早已超越了特朗普个人风格或加美双边关系的范畴。它折射出西方世界内部力量对比的此消彼长、各成员国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以及昔日“共主”美国领导力相对于整体地位的衰退。当曾经赖以维系的“团结”需要通过放弃最基本的共识文件来刻意维护,当国际峰会的首要目标从尝试解决问题悄然降格为仅仅是避免在公众面前公开出丑,这个曾经象征着工业化国家最顶尖力量的“富国俱乐部”,未来的路还能走多远?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分量还能有多少?
或许,这次备受瞩目却缺乏共识的G7峰会,以及那份象征着无奈和妥协的“单独的联合声明”,正是这个多极化、充满分裂与不确定性时代的最无奈也最真实的注脚。这场峰会,与其说是七国共议未来掌互通,不如看作是一场充满未知变数的国际政治“真人秀”。悬念早已不是能否达成共识,而是这场分裂的大戏将如何收场。
一鼎盈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